为了达成2030年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新型发电形式在电力市场装机量中占比持续不断的增加。截止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达到1.19万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加2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接近全国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
在风光发电模式的逐渐成熟化下,为提升整体电力系统可靠性,协调资源灵活使用、稳定消纳,市场开始慢慢地催生配储需求。2022年国内储能新增装机13.30GW,同比增长26.67%,累计装机规模达到59.40GW。与全球储能类型结构类似,国内的储能同样以抽水蓄能为主,而新型储能的发展最为迅速,2022年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6.90GW,同比增长182.07%,累计装机达到12.70GW。
由此可见,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大规模部署,储能技术已成为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储能变流器(PCS)作为储能系统的核心设备,其性能与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储能系统的经济效益与技术可行性。
储能变流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简称PCS),在电化学储能系统中,是连接于电池系统与电网(和/或负荷)之间实现电能双向转换的装置,可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在无电网情况下可以直接为交流负荷供电。
PCS 由 DC/AC 双向变流器、控制单元等构成。PCS控制器通过通讯接收后台控制指令,根据功率指令的符号及大小控制变流器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实现对电网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调节。同时PCS可通过CAN接口与BMS通讯、干接点传输等方式,获取电池组状态信息,可实现对电池的保护性充放电,确保电池运行安全。
PCS的拓扑结构决定了其转换效率和可靠性。PCS 结构分为单级型结构和双级型结构 。
单级型储能变流器的结构如图 3 所示,其仅由一个 DC/AC 环节(PWM变流器)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储能电池组放电时,其存储的能量经过 PWM 逆变器进行 DC/AC 逆变,储存在储能电池组中的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回馈电网;储能电池组充电时,电网的交流电通过 PWM变流器进行 AC/DC 整流,变换为直流电储存在储能电池组中。
PWM 变流器工作于整流状态或逆变状态以此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一般将单个储能电池串并联构成储能电池组,以保证变流器的正常工作。
单级型拓扑效率高、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损耗较小、控制简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单级型拓扑结构还存在一些缺点: 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不够灵活,储能电池的电压工作范围较小。
双级型储能变流器的拓扑结构如图4所示,其主要由DC/DC变换器与PWM变流器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 储能电池组放电时,储能电池组中的直流电经过DC/DC 变换器升压后,供给 PWM变流器,经过PWM 变流器逆变为交流电后供给电网;储能电池组充电时,电网的交流电经过 PWM 变流器的整流,变为直流电后进入DC/DC 变换器,DC/DC 变换器将直流电压降压后给储能电池组充电。
对于电池单体串联和先并后串两种形式,采用单级型变流器较为合适。对于先串后并的电池成组方式,往往采用双级型的设计方式,使每组串联的电池分别通过 1个双向 DC/DC 变流器再连接到 DC/AC变流器的中间直流环节,然后再通过 DC/AC变流器与电网相连,如图 5所示。
这种双级型变流器拓扑在大容量储能系统,可以接入多组电池,各电池组之间通过独立的 DC/DC 环节控制,实现对多组电池组的独立充/放电控制,电池组的电压工作范围宽,不存在电池组之间的环流,实现对整个电池储能系统容量的灵活配置和对电池组的灵活投切,方便运行管理。
然而,双级型变流器拓扑由于采用两级能量变换,系统损耗增大,总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DC/DC 变换器数目多,系统较为复杂;两级变流器需要密切配合并且充电、放电工况的配合方法不一样,这增加了系统控制的难度并降低了运行可靠性。
按照电平数划分,储能变流器的拓扑无非有两种,即两电平电路拓扑和多电平电路拓扑,其中三电平电路拓扑是多电平电路拓扑的一种主要代表。
如图6 所示为经典的三相桥式两电平电路拓扑,这种 PWM 整流器已经在业中应用的相当广泛。经过控制电力电子器件IGBT 的导通与关断,交流相电压为+Ud、-Ud 两种电平状态。当然,这种两种状态的相电压波形质量并不好,必须提高开关器件的频率才能改善电压波形质量,但这又引起了开关器件损耗的增加,因而降低了变流器整体的效率,所以,为了更好的提高直流电压的利用率,多电平电路拓扑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在高压领域,多电平电路拓扑的应用更广泛在,这其中又以三电平电路拓扑为主要代表,还在于其结构的简单,方便实用。与传统两电平电路相比,三电平电路多出了中性点 0 电位。与传统的两电平电路拓扑相比,三电平电路的优点为:电压利用率更高,谐波含量低,电压质量更好,减小了滤波器的体积。开关频率低,进而电磁干扰降低,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以二极管位式NPC(Neutral Point Clamped)三电平电路拓扑为例,其拓扑如图7所示。三电平中间直流侧电容由 C1、C2 构成。每个桥上有 4个IGBT、4个续流二极管、2个钳位二极管。 通过钳位二极管保证了两个IGBT承受的电压相同。电容中点与每相的钳位二极管中点相连,使得电容中点电压输出零电平,这样每相电压能够获得+ Ud/2、- Ud/2、三种电平。
电流检测是PCS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影响到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能力。常用的电流检测技术包括电阻采样和霍尔传感器采样。
在实际应用中,MAGTRON CSM系列电流传感器,基于其自主知识产权iFluxgate®技术,具有高精度、低温漂、发热量低、响应速度快、模块化设计等特点。通过CE、RoHS认证,能够准确获取充放电电流,有效优化传统的充放电方式,延长电池常规使用的寿命,节约能量。该系列电流传感器可大范围的应用于需要精确测量电流的电池管理(SOC、SOE、SOF等)等应用场合,以及纯电动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及储能设备等领域,如新能源电动汽车的PACK、BMS、BDU、PDU等。
[1] 孟顺.一体化储能装置的设计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2] 桂宇.纯电动汽车锂动力电池组双向均衡控制策略研究及系统开发[D].吉林大学,2014.
[3] 张新刚;王潇;安昱;张扬;范瑞祥.脉动输出型大功率级联储能变流器的新型拓扑研究[J].江西电力,2022,46(02):11-16.
现在新能源车的迭代速度已经快赶上手机了。过去传统燃油车都是四五年中期改款,七八年才换代,而现在的新能源车往往一年就是一次大迭代,甚 ...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智能座舱已成为提升智能体验的关键一环。作为智能座舱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载屏正朝着大屏化、多屏化及联 ...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截至2023年,全球传统乘用车中LED头灯的普及率已达72%,而在电动汽车领域,这一比率更是高达94%;预计2024年, ...
在智能驾驶领域,过去数年里国内车企凭借更为开放和激进的策略,在智驾技术革新与落地应用方面,始终走在行业前列。以代表高阶智驾能力的NO ...
梅赛德斯-奔驰为其入门级别车型纯电动CLA插上了高科技翅膀,凭借超高的能效表现,该车原型车在意大利纳尔多赛道以3717公里的成绩创造了电动 ...
具有 400mA 突发钳位、fSW = 1MHz 同步降压稳压器的 LTC3621IDCB-2 2.5V Vout 的典型应用
LT3557EUF-1 演示板,具有锂离子/聚合物充电器/三个降压稳压器的 USB 电源管理器
EV-ADuCRF101MK1Z,使用 ADuCRF101 868-MHz/915-MHz MCU 的评估板
具有比率跟踪降压稳压器的 LT8607EMSE 5V 和 3.3V 典型应用电路
LTC2946HDE-1 电源、电荷和能量监视器在 -48V 恶劣环境中的典型应用,使用 INTVCC 并联稳压器来耐受 200V 瞬态
CPS16-LA00A10-SNCCWTNF-AI0GRVAR-W1006-S
安森美半导体——FOD83xx/T系列来袭! 答题赢好礼,更可免费申请样片
【直播已结束】一起深挖 TI 新发布的 Robotics SDK,看干货直播赢好礼!
ST直播主题:高度灵活的、易用的、可定制化的协议栈--BlueNRG-LP 协议栈介绍
站点相关:动力系统底盘电子车身电子信息及娱乐系统安全总线与连接车用传感器/MCU检测与维修其他技术行业动态
站内信息搜索
微信公共号